书架
莽明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章:陋室铭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一句,跟着又道:“不知老族长有没有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

  “……自古士农工商,为何商排在最末,有商皆富但地位最低,为何?”

  这是方景楠来了后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他出生的那个时代,商人的地位非常高,在西方商人的地位甚至排在第一位,可以控制国家。

  但是在大明,商人的地位却是排在最后,为何?

  不少人说,商人重利轻离别,这是文人在刻意贬低商人。还有言论说,统治阶层为了自己的利益,希望社会稳定,要把老百姓限制在土地上,所以重农抑商。

  或许这些情况都有,但方景楠觉得,都不是根本原因。

  张诚言缓言道:“四民之说,方把总有何高见?”

  方景楠沉呤了一会儿,要说自己的优势所在,便是在事物的认知层面要比现在的人确定的太多。好比大明的精英阶层都感觉到了王朝的末世气息,但他们只是感觉,还是在犹豫,而方景楠则是确定,九年后必亡。

  包括对后金的理解,如今大明朝的多数人,都是感觉到了后金的危险,但是如果你说,这个不过几十万人的部族,九年后统治了汉人的花花江山,基本上没人敢相信。

  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久后,对于商人这个富有群体,方景楠一直都在琢磨,想了想,他道:“据我最近了解,大家在商人这一块,依其属性分有两个类别。”

  张诚言点头道:“嗯,分有行商与坐商之别!”

  “根据字面也很好理解,行商,是把一地的商货通行到另外一地;而坐商,则是开店坐铺售卖;”

  张诚言又是点头道:“没错!”

  “那么请问,货从何来?”方景楠微微一笑。

  “货从何来?在各地收买所得。”

  方景楠脸色一正,慎重地道:“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方景楠举起一根根手指数着道:“士,负有治理国家,安邦定国之责,自是排在第一位。”

  “农,生存于世的根本依靠,没有耕种,则食不饱腹衣不遮体。无疑第二位。”

  “工,建造车马、房屋,打制耕田的器具、武器等等,辅助士农更好的施展。”

  “而商呢?互通有无,也算利民。所以‘商’的这种行为,社会是有一定需要的。但是商人?却是何人不能为商人?”

  张诚言麻木的眼眸中终是闪过一丝讶色,他低喃着道:“何人不能为商人?谁都能把商号经营好么?”

  方景楠轻笑道:“从更大层面而言,也可以这么理解。因为‘商品’这个对商人最重要的东西,并不由商人直接创造。咱们的商人不事生产,所运、所售的货物,皆是由它处得来。而获得‘商品’的这种‘能力’,也更多是依赖于官府的庇护。谁家当了官,或者谁家与当官的相熟,谁便能获得商品。此中的门槛不在于‘商’本身,而在于‘官’。”

  在这个时代,寻常人们所需,就只是粮食、盐、金属、石头、木材、布匹这些大类。同时对这几个大类的再加工,也非常简单,几乎就是把原材料稍稍变化一下,仅此而已。

  而原材料是从哪来的?

  从地里、从山里、从水里,靠农靠工种植开采而来,与商人无关。而商人只是转运和售卖这些最基本的资源性物资,对这些物资的二次开发很少,以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商品的附加值很低。

  那么有附加值高的商品么?

  当然也有,好比苏绣和瓷器,附加值就很高。

  可是这两种高附加值的东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