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东厂第一姑奶奶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书房议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太子殿下,时辰差不多了,您该起身了。”

  东宫内,两个男子相对而坐,较为年长的一人放下手中的茶盏道:“为太后娘娘守灵是皇室子弟应尽之责,太子身为诸皇子之首,应当做出表率才行。”

  另一位较为年轻的男子就没这么闲适了,清俊的眉宇间满是愁意:“老师,您是知道的,这次守灵诸位宗亲皆在,五弟肯定也……”

  “你是太子,替陛下分忧是分内之事。五殿下若有异议,自该与陛下分说。”男人有些不悦,“你身为嫡长子,却如此软弱,区区一个五皇子都能随意欺辱,将来如何能替陛下监管朝局。”

  这话,便是有些重了。

  太子赶忙起身,弯腰行礼,而后痛苦地闭上眼睛:“学生如何不明白,可是五弟毕竟是我胞弟。看在母后的份上,我这个做兄长的,也不能认真同他计较。”

  男人也站起身,扶了扶他的手臂,太子顺势直起腰,两人相顾无言。

  “罢了,我自然知晓太子为人。此次,陛下指派你全权办理太后入陵一事,既是信任,也是试探,太子可明白?”

  “学生明白。父皇分派礼部尚书与孟家家主协助,就是想看我是否真正能处理好这件事,平衡后宫、朝局、江湖三股势力。”

  “不错。”男人点了点头,“纪青禾是朝中新贵,且据我所知并没有直接投靠哪位皇子,代表了以寒门学子为首的新晋势力。孟家乃是世家,孟元谌的母亲更是皇后娘娘的庶妹,这么多年虽然陛下顾及外戚势力,没有给孟家任何晋身的机会,但这其中的关系也不容小觑。同时,孟元谌本人也背靠江湖势力,据说有个诨号叫孟阎王,想来为人更是刚愎果断,手腕了得。驭下之术从来是帝王的基本功,太子应当考虑周全,谨慎行事,方能不出纰漏。”

  面对男人温暖关切的眼神,太子犹豫半晌,方才小心发问:“只是这次,父皇还派了东厂的人……”

  瞬间,这个向来闲云野鹤一般,完全看不出三十来岁的男人眼底爆发了寒意,面部的线条冷肃下来,就连声音也不由得低沉:“太子乃国之储君,此等宵小鼠辈,太子自当远之。”

  太子瞠目结舌。

  男人一甩袍袖:“历来源正则流清,为君者立德修心,天下人自然景从,何需这等卑劣龌龊的手段?陛下真是……”他猛然住口,自知失言,却也只是长叹一声。

  一片寂静里,男人回身行礼:“太子殿下,臣失言了,还请殿下勿怪。”

  “老师说的哪里话,我也只是……”太子连忙解释,不想男人却直接打断了他:“殿下,时候不早了,您该起身了,臣便先行告退。”说罢,便转身离去,只留下太子一人怔怔地站在原地,半晌听见一声叹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东宫里师生二人不欢而散,小书房内倒是有点拨云见日的味道。

  地上跪倒的人身量纤纤,却好似紫竹一般柔韧有力,向来波澜不惊的人露出的脆弱,就像野兽高昂的头颅下微微跳动的血管。皇帝的眼神似在深思,却逐渐从怀疑转向了平缓:“你倒还算坦诚,朕若治你的罪,岂非寒了忠仆之心。”

  赌赢了!察觉到皇上语调的松动,面容隐于暗处的扶麓终于忍不住闭了闭眼,再睁开又是一片清明湛然:“奴才不敢。”

  “行了,起来吧。”闻言,看着地上的人乖乖起身,皇帝沉吟片刻,这才慢悠悠地开口道:“此事,朕已知晓。”

  果不其然,扶麓抬起头,脸上是恰到好处的茫然:“陛下,即知此事,为何……”

  皇上移开目光,随手翻弄着桌面上的纸张,言语里却含着一丝倦意:“太子心善,这也是储君的仁德。”

  扶麓安静地站在原地,脑海中千丝万缕化作江河暗流,最终织成一张缜密而复杂的泾渭网络。觉察出不对的关键点是今日监察司李诚的态度,东厂一向等级分明,上下尊卑绝不敢逾越,李诚的挑衅却明显是一副有人撑腰的样子。此前,她也一直以为陛下的吩咐只是提防东宫势力壮大。因此从看到荷包的刹那,她就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代表了东宫与凤藻宫的私下联手。于是昨日当众杀了罗衣,不仅没有替太子洗脱嫌疑,反而差点害自己落入陷阱,引起帝王的怀疑。

  皇上也在思考,数日前东厂监察司的有司送来一封密报,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太子和罗衣从御花园初见,再到几次偶遇,太子收了那宫女的荷包,诸般种种,详实清楚。那封密报的结尾,还暗示现任掌事因幼年与太子的交情故意扣下了这份消息。

  皇帝长子与宠妃宫女的私情,揣测起来不免带上靡艳的色彩,往大了说可以算是祸乱宫闱。但太子懦懦,为人处事优柔寡断,或许会被儿女私情绊住脚,也并不奇怪。这份奏折里真正令他介怀的,实际上是这个百般手段的缉事厂,是否已有了投靠新主的念头。

  李诚绝不会想到,他费劲心思的挑拨,在距离成功只有半步之时,仅仅因为今日的几句自作聪明的试探就漏了痕迹。

  皇上有意无意地打量着那抹纤细的身影,却因她身上绛紫色的官服隐隐想起另一个人。罢了,他在心底叹了口气,今日来报还算诚实,看着她义父的面子上,或许真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