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好莱坞往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九章 工具人罗兰,时代的选择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实际上,对于新入行的家伙而言,适应角色,才是他们最需要去做的事情。

  但对于能够像是在菜市场里买菜那样挑挑拣拣的家伙而言,让自己处于一个表演的舒适区,才是扮演更多角色的根本——自己过得都不爽,那又哪有心思去塑造角色?

  如果说《费城故事》里,汤姆-汉克斯演的是安静的死,那《菲利普斯船长》中,就是绝境之中的癫狂,时隔二十年,再次演绎濒死时刻,汤姆-汉克斯使用的手段却截然相反。

  如此一来,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在转换流派,是技艺精湛的体现。

  但他自己却在《肥伦秀》上承认,患有二型糖尿病的自己,不敢不遵从医嘱,害怕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并且后悔年轻的时候太过浪荡,睁眼就是黑夜,一醉就是天明。

  演员本就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的职业,在年轻的时候演好一种类型,并且能够不断地加深,那就已经是非常成功的表现了,而等到人生经历不断丰富之后,水到渠成的改变,那自然就是信手拈来,这本来就不是一个拔苗助长的事情,但很多年轻人心高气傲,在听到批评之后,就想要表现自己,而这一表现,只会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不会让他掉到坑里,又或者说,男星永远都比女星难捧。

  威尔-史密斯为了捧儿子,自己掉坑里了。

  而汤姆-汉克斯为了捧儿子,那可是自编自导自演,搞出了《挡不住的奇迹》,拿出了《兄弟连》,将他塞进了《金刚》,在《伟大的巴克-霍华德》中给他做配,在重启的《勇敢者的游戏》系列里让他去刷脸,但——这红不起来真的是命啊!

  和女星的无限资源逆天改命相比,男星红不起来那就真的是红不起来。

  因为男星不可能和女星那样不断的当花瓶刷脸!

  说得难听一点,既然罗兰爬起来了,利益相关者就不想让他掉下去,而在这种情况下,让汤姆-汉克斯和罗宾-威廉姆斯帮帮忙,又能怎样?

  现在的罗兰,其实就和当年从哈佛退学的比尔-盖茨一样。

  比尔-盖茨退学之后,他妈马上就给学校捐了一笔钱,这笔钱是干啥用呢?

  在收了钱之后,哈佛便会永远的向他敞开大门。

  即便成不了世界首富,掉个头,仍旧是哈佛学子。

  正因如此,罗兰便没问罗宾-威廉姆斯为啥会出现在这儿。

  要知道,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心情很丧的时候,罗宾-威廉姆斯可是隔着大西洋给他讲笑话,这种关系,已经不能用金钱衡量了,对他们来说,帮个忙不过是举手之劳。

  愉快的享用完午餐之后,已经明白塑造角色流程的罗兰,被他们带到了洛杉矶特殊学校。

  确定成功本质和角色建立方法之后,在模仿技巧,便不会出错。

  用汉克斯的话来说,那就是:“能和这些家伙成为朋友,那你就是好人。”

  而用威廉姆斯的话来说,那就是:“我会尝试着让他们产生情绪波动,你观察他们的反应、面相和动作,这就是你的技巧积累,你不需要想着,一次性将他们的特点捕捉完全,丹尼尔-刘易斯也是学了二十九年才拿到的第一座奥斯卡。”

  汤姆-汉克斯教内,罗宾-威廉姆斯教外,在这种情况下,罗兰感觉塑造个角色简直比喝水还要简单,这不是说他天赋有多么的牛哔,而是身边的家伙能够帮他排除掉错误选项,如此一来,当罗兰达成连续七天的打卡成就后,和汉克斯并排坐在一起的他,就和个低能儿一样,虽然只是一个动作神似,但……

  这种感觉非常的棒。

  至于七天学个僵尸脸,这种教学进度太慢了?

  不,这已经非常快了。

  和以往那种先分析角色,在根据角色特点来演的手段相比,改变表演方式,让角色配合自己,那可是两种不同的道路,而这种道路只要成功一次,今后的角色扮演还能更快,因为表演经验越丰富,就意味着你的情绪库和技巧库的存货就越多,而等到你的情绪和技巧多到用不完时,那就能和汤姆-汉克斯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在《华盛顿邮报》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