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好莱坞往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一章 低情商和商业片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尬聊了几句,然后便找了个学习的由头,直接离开了现场;一想到这种人能够把蝙蝠侠大本直接丢在公交车上果断离去,罗兰便没有和她继续接触的想法,现在的他宁愿在斯皮尔伯格面前犯错,被对方骂,也懒得和那种说不来话的家伙沟通,一来心烦,二来他怕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拳头。

  更何况,和小辣椒搅和在一起的家伙就没一个不倒霉的。

  本-阿弗莱克和小辣椒分手之后,便惹上了詹妮弗-洛佩兹,然后一路扑到底;布拉德-皮特和小辣椒离婚之后,又经历了结婚、离婚、再结婚,虽然票房依旧,但奖项倒是断层。

  正因如此,为了自己的前途考虑,罗兰自然是要直接远离。

  当然了,在把小辣椒丢给查尔斯后,接下来的剧组成员初次见面,倒是进行的挺愉快的。

  茱莉亚-罗伯茨说到做到,带了一份《风月俏佳人》的导演剪辑版录影带送给了罗兰,不仅如此,没有怼草上头的她还非常友好的给罗兰签了个名。

  而达斯汀-霍夫曼的五岁小儿子本就是罗兰的影迷,当罗兰靠过去时,那个小家伙兴奋的想要和他合照;面对马克斯这样的要求,罗兰自然不会拒绝,在摆出POS,笑脸相迎后,那个负责按动快门的达斯汀更是大笑着将这一切记录了下来。

  至于罗宾-威廉姆斯?

  这个和霍华德导演关系超好的家伙自然不可能令罗兰失望,在罗兰那随身携带的签名本上写下‘愿你走向巅峰’的祝福后,还问达斯汀要来了照相机,胳膊高举,以斜四十五度角的方式仰望天空,在偌大的布景板前,留下了永远的印记。

  没脑子的人,混不长久的。

  而能混到他们这个地步的家伙,基本上都是人精。

  所有人(小辣椒除外)都知道,罗兰现在的上升速度非常的快,若是下一部《终结者2》爆了,那就算没有斯皮尔伯格那层关系,他们也能坐在一张桌上吃饭聊天打屁,而现在,只不过是把这个时间,无限制的拉近了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给罗兰方便那就是给自己方便。

  毕竟,没人敢保证,自己以后,就用不到他。

  实际上,只要不是互有矛盾,结个善缘这种行为在哪个地方都很通用。

  更别说,他们本就是一个阵营的人!

  而在绕了一圈之后,罗兰便又摸到了斯皮尔伯格那边。

  简单的打了个招呼后,他便十分麻利的拿起日程本看了起来。

  由于他在《小鬼当家》剧组、《终结者2》剧组里的‘彪悍’事迹早已传遍了整个圈子,所以从上到下一干人等,也没觉得罗兰的行为有所逾越,更不觉得他是在捣蛋。

  罗伯特-泽米基斯的徒弟看个导演本怎么了?

  在克里斯-哥伦布和詹姆斯-卡梅隆的教导之后,他怎么可能会看不懂?

  如此一来,抱着日程表跟着剧组跑,那就成为了罗兰每日的工作。

  …………

  《铁钩船长》的叙事结构其实很简单,属于新瓶装旧酒,虽然故事很颠覆传统,但煽情的路线其实非常低龄,但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斯皮尔伯格明显知道观众想看什么,即便剧本叙事非常拖沓,在彼得-潘的中年危机方面进行了过多的描述,并且没有和印第安纳-琼斯那样,以闯关的方式推进剧情,但拍摄手法,倒是没问题的,再加上剧组成员都是有着丰富拍摄经验的大佬,所以项目推进起来,那真叫一个快。

  什么叫流水作业?

  看斯皮尔伯格拍罗宾和达斯汀,那就是流水作业。

  前面在布景,后面再对剧本,前面景布完了,后面直接就上了。

  而在各单位就位之后,摄影师和演员就动了起来,每个人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最多三条直接过,那种不NG,不纠结,不死磕的行为,真的和詹姆斯-卡梅隆,有着巨大的差距。

  什么多拍几条后期选?

  压根就没这一套好吗!

  在全神贯注之下,三遍一个镜头,其实就已经是演员发挥最好的状态了。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新鲜事物的激情,也是有度的;若是导演让演员不断的重复拍摄同一个戏份,除非是演员演的真的有问题,不然的话,那是非常打击演员的积极性的。

  不要说什么多演几遍,我们到时候可以挑个最完美的画面。

  拍商业片,完全就没有这个必要。

  “这又不是要冲奖,商业片这种东西,演技在水准线以上就够了。”

  “没必要弄得和史诗片一样,让演员找到最好的状态,奉献出癫狂的演出。”

  “如果真的一条一条慢慢拍,那只会让电影的制作成本不断上升,而这种行为,对导演极其不利,因为你拍这种商业片就是为了赚钱,只要卖点能完美呈现,其他的东西保持正常即可,不用太过深究……”

  面对斯皮尔伯格亲自传教的商业片拍摄理论,说实话,罗兰其实是有些迷糊的……

  因为,一个多月前,在他拍《终结者2》时,卡车司机那家伙,还在和他强调精益求精。

  “可是……导演,詹姆斯一直在重拍,重拍,再重拍啊……”

  趁着剧组布景的间隙,一直在旁观摩的罗兰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詹姆斯说,他想要找到最完美的画面,并且他也是这么做的,正因如此,我们一天下来,好像也拍不了多少。”

  “是吗?那你还记得,詹姆斯在拍的时候,喜欢重拍那些画面吗?”

  说实话,即便早就知晓,自家这个徒孙在剧组里就是一本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但当斯皮尔伯格真的接触之后,他才发现,罗兰的问题是真特码的多!

  不过,和那些学院派的幼稚相比,他问的问题,其实都比较的有意思。

  什么镜头运用,角色划分,画面带入等一系列问题全都是以实例来佐证的,和那种象牙塔里出来的家伙不同,更多的时候,罗兰不是不知道这个手法叫什么,而是他搞不明白,各种镜头的运镜方式如何与上下镜头进行联系,而在涉及到剪辑方面的问题时,他又会衍生出如此拍摄剪辑,观众看起来是否会舒服,那种引导式的代入感,是否会让观众神经一直紧绷或是舒缓,而在这种情况下,观众有没有可能出现精神疲惫或者无聊等状态……

  罗兰问的这些内容,其实就是电影的实际运用,而如何把电影故事和商业结合,这种东西,那就是斯皮尔伯格的看家本领了,又或者说,这种心理研究,其实就是犹太帮立身与好莱坞的根本,因为只有先拥抱商业,才能获得投资方的青睐,而一旦投资方愿意投你,那甭管是冲奖还是卖片,就会简单很多。

  所以……

  斯皮尔伯格教导的,其实就是他当初从卢卡斯那儿学来的理论。

  又或者说,是他教给罗伯特-泽米基斯、克里斯-哥伦布,是乔治-卢卡斯教给朗-霍华德,和布莱恩-帕尔玛沟通而出的,吃饭的家伙。

  “呃……”在斯皮尔伯格的盯视下,罗兰思索了几秒,然后答道:“詹姆斯最喜欢重拍的画面,其实都是一些打斗画面,和拍叙事镜头相比,打斗画面他拍的更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