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莽明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四通商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咚地咙咚,咚咚呛!

  咚咚呛,咚咚呛!

  怀仁城北,一座阔大的粮米铺子开张了,请来了敲锣打鼓摆龙舞狮的园行。时不时的一串噼啪直响的鞭炮放起,人人脸上都是欢喜之色。

  在成北生的搓商下,每间铺子以八十五两,三间合计二百五十五两的价钱拿了下来。成北生也得了五两银子的巨额佣金。

  粮米铺子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物件,有仓库有大秤有银子就行了。崔布带着几个伙计一早都有准备,很快的,一个挂有四通商行招牌的粮米铺子开张了。

  城北本来平民就很多,如此动静一下子便传将开来,城北新开了一间老大的粮铺,而且收粮非常公道,还有小礼物。

  秋收之后,收粮价会比平常低不少,这个其它粮铺也一样。

  价钱是相同,但操作手法不一样。

  收粮的时候,量大的自然是过秤,但绝大多数背粮来卖的都是穷人,他们没有那么多粮可卖,一次也就三斗五斗,少的更有一两斗的。

  这时候粮店就会拿出一个斗子来装,不用秤,装满为一斗,简单快捷。

  但什么叫装满?

  北边主要是小麦,没有磨成粉的小麦与稻米一样,是一粒一粒的,装在粮斗里是可以堆起来的。收粮的时候,这些无良商人装满粮斗后还不够,还拼命往上面堆,有心狠的可以直接堆出个尖角来。

  而四通商行则不同,他们在粮斗边放了一根细木杆子,每个来卖粮的就拿起这根木杆,装斗之后,自己去抹斗口,把超出斗口的粮食直接抹下来。

  办法不新鲜,就看你做不做。

  方景楠曾悄悄来看过一次,崔布等人严格执行着。为什么总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因为人都活不下去了,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道德可讲。

  方景楠担心崔布等人穷惯了,失去了同情心,明明老爷定好了利民的制度,他都不去执行。

  不过看了一会儿,方景楠觉得陈有富识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崔布心底的善良还在。

  因为这些来卖粮的,并不是说口粮够了,把多余的卖了换点银子买肉吃。他们是把这种精粮卖了,换成粗粮杂粮来吃。

  一斗小麦可换三斗栗米或是五斗细糠,过年才能吃白面的。

  四通商行如此公道的做法,随着看热闹的人潮顿时传遍了全城,而且四通商行还弄了一个集铁片送剪子菜刀的新鲜事。

  这是方景楠用的后世烂大街的手段,每一个在四通商行卖粮达一石者,都会送出一个印有四通商行小字的铁片,集齐五张这种卡片,就可以来换一把剪刀,集齐十张的可换一把菜刀。

  换了剪刀和菜刀的人,都会看见上面刻有‘五品涧’的标志。

  对穷人以诚,对富人以趣,这就是方景楠的小手段。

  而效果也是极好,下午的时候,四通商行就不得不提前关了门,崔布他们快要累趴下了。

  不到一天的时间,他们收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