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莽明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与邻和睦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也在这里,方景楠笑道:“真巧呀。”

  董家村里长董老看到方景楠,立马把他拉住道:“方百户来了,正好您给评评理。”

  自孟铁柱成为云冈堡的操守官,方景楠成为百户官后,在左近这一片民户村里,陈家村的陈老爷子,比以前更威望了。

  董老苦着脸道:“老陈头想把董家村剩下的两千五百亩田也给租了,这本也是好事,省得我烦心田里那点事,东虏一来还又担心被劫掠,只是这条件也太差了。”

  “哦,什么条件,我来评评。”方景楠笑道。

  董老道:“河边的良田都已经租给老陈头了,剩下的是旱田,若不能精心照看,一亩田出个二三十斤粮都是常有之事,若是老天丁点雨水都不落下,颗粒无收也都有过。

  老陈头的打算是,不管收成是多少,他都抽取产出的一成与我当粮租。可如此一来,他若是放任不管,地里不管产多少粮,他都可以得到九成,这不是白捡便宜嘛。”

  这翻话方景楠听明白了,就是董老愿意把田租出去,但是不愿按收成的比例来。

  方景楠道:“这确实不合理,容易让人钻了空子。陈老爷可有其它法子?”

  陈有富一摊手,无奈道:“也可以商定好一个固定的产粮数,以银子来结算。”

  陈有富解释道:“好比一亩旱田,按往常情况每亩产粮三十斤,以十抽一,就是三斤,那么四十亩旱田可抽得120斤为一石,折银一两。”

  “如此,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我若要租你四十亩旱田,就得给你一两田租,2500亩就是62两田租。商定好一个固定的产粮数,直接现银交易,简单明了。”

  董老哼道:“这个法子是很好,但凭啥定得每亩产粮才30斤,以前时节好时,旱田一亩也产过80斤哩。所以我才说,固定旱田每亩产粮50斤,24亩可抽得粮租一石,折银一两为准。2500亩粮租就是104两,4两的零头抹了,每年100两银子,那些田就交给你们种。”

  陈有富吼道:“你咱不摸摸良心说话,旱田一亩产80斤是哪个皇帝的事了。”

  眼看两人又要扯皮起来,方景楠忽然笑道:“陈老爷莫是忘了,您做此事的初衷了么,您不是要给子孙积福的么?那为何还要斤斤计较?

  按我说,旱田每亩产粮就定为50斤挺好。而且不止旱田,这些沿河两岸的良田,也可以按此操作。十亩田租银一两,2000亩田银租200两也挺好。”

  董老大声鼓掌道:“方百户不亏为守护一方的大人,所言极是呀。”

  陈有富无奈地瞪了方景楠一眼,叹道:“好吧,总之是为了子孙后代积福,这数我认了。”

  “山材,下午把各村里长叫来,我们调整一下协定。”

  ……

  一翻说罢,方景楠陈有富几人一起出了董家村,路上,一众人骑着马晃晃悠悠。

  自打马匹充足之后,他们人人出行都骑马,往返各村之间办事效率极高。

  方景楠轻哼道:“你真是只老狐狸。”

  陈有富晒道:“你不也是一听便明白了么,装什么小白兔。”

  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陈山材对田里那点事太清楚不过,奇问道:“爹,一亩旱田真的不一定能产粮50斤,你俩高兴啥?”

  陈有富怒其不争地瞪了他一眼,方景楠解释道:“产出的粮食或许到不了50斤,但是其价值却不是固定的。末世已渐来临,可以预测,未来的粮价绝对不止一石一两,每石米粮4两、5两都有可能。”

  陈山材恍然大悟,惊道:“到时我们仍是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