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龙蛰之宝盖流苏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章 邺城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羌瘣转头向一个副将说道:“再给我说说这邺城的情况。”

  昨夜,羌瘣大半宿没睡。他已经仔细研究了完整的作战方案,直到他觉得成竹在胸。

  邺城向北距离邯郸四十里路。城池并不大,东西六里,南北也就八里。从中轴线左右的分布来看,城市整齐严谨。人口不算多,但贸易发达,还算兴盛。

  此处赵国驻兵不足三千人,对上羌瘣的两万前军劲旅,实在是全无据守的可能。

  羌瘣耐心的在马上听完副官的详细陈述,确认与自己心中所记得的邺城的情况全无出入。他又把攻打邺城的整个方案想了一遍,然后发出了一声轻笑。

  等他听见自己笑出声来,便又想,这轻笑的样子,该不是和李信学的吧?那家伙听说已经出了井陉关。

  羌瘣想到李信,脸上的笑容加深了。一双笑眼,更是连眸子都要看不到。他提了提双肩,立直腰杆,温和但吐字清晰的命令道:“准备攻城。”

  邺城的攻守战没有悬念。守到第二天凌晨,邺城的赵国军队已经是守不住了。

  城破之前,仅剩的残余不足一千人的赵国军兵从邺城东北门,逃出了城池,一边向后放箭,一边飞奔向漳水岸边。

  在那里准备有二三十条小船。逃兵们抢上小船,拼着命的向漳水北岸划去。

  还有大部分没抢到船的,全都扑通跳入冰冷的河水里,全力游向对岸。

  这边秦军跟在后面连续放箭。有副将急吼吼跑来请示羌瘣要不要追。

  羌瘣这回真是就笑出了声,笑骂道:“蠢!追什么追,我们又不是来杀人的,我们是来夺城的。”

  当羌瘣率领大军突入城门,占领整个邺城城池时,邺城各处已是火海一片。

  羌瘣一边指挥兵丁前去灭火,一边在护卫的环绕下,登上了邺城的城楼。

  城墙在攻城的时候有几处坍塌。羌瘣想了想,还是命人前去维修。毕竟在邺城这个地方要呆多久,羌瘣不是很有把握。

  他从城墙上向外看去。春天里清晨的阳光很柔和,照着远远的青翠连绵的山峦。近前却是一条大河,河面宽阔,水流湍急。那是奔流不息的漳水。

  漳水的北岸长堤,却是一段土黄色坚实的长城。这段长城高有近十五尺,宽也有近十尺。

  羌瘣往长城城墙上看去,一望便知有重兵把守。天刚放亮时逃的那些赵兵,已经早就攀着长城上垂下来的绳索回归了赵国守军。

  渡过这条宽宽的漳水河确实有很多困难。而冲过那道长城的防线……

  羌瘣的眼睛不笑了。他微微的眯起眼,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轻轻摩挲着腰间悬剑的剑柄处。

  突击冒进不可能存在于羌瘣的作战方略里。

  羌瘣这一路南路秦国大军必须守住邺城,等待北路大军的消息。只要李信推进到邯郸城北侧,羌瘣与他南北两相夹击,直取邯郸便不在话下。

  羌瘣把眼睛抬高,想要透过那些高耸的山峦,向北方望去。那里应该地阔天高,不知李信那家伙,此刻是在行军还是在攻城?反正羌瘣不相信他会按兵不动。

  羌瘣想起了李信该是仍然穿着他最得意的那一身重甲。

  他们在分别的时候,羌瘣曾催马上前,伸手摸了摸李信那身闪着含蓄光芒的黑色重甲,调笑道:“硬倒是很硬,不知僵直成这样,你走得了路不?”

  李信那时得意的说:“和长在我身上一样。随心而动。”

  羌瘣没有穿重甲。虽然他也有两支左右翼的重甲骑兵,规模不同寻常。但是他仍然喜欢让风吹拂在脸上和让阳光照在肩头的感觉。

  便是行军打仗、攻城略地,也改不了他对这种天然自在舒适的喜欢。

  ??

  ??

  羌瘣不知道,当他在邺城的城头向北而望的时候,邯郸南被称为漳滏长城的这一段上,李牧正在极目南望。

  长城上的烽燧,已经多日来接连点着烽火。滚滚的浓烟,将前两天被沙尘暴刚刚洗劫过一遍的天空,又染上了些昏暗。

  李牧双手摸了摸黄土夯实的长城城墙。这种特制的黄土,夯实之后,会比石头还要坚硬。

  他站在长城的城头已经有好一段时间了。

  从天不亮时看到对岸邺城火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