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豪杰行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秦并巴蜀 山雨欲来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时期一等一的大国,

楚国地方万里,疆域几乎占据天下之半,有与秦国有争衡的资本。

当时天下便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之说。

公元前316年,南方巴、蜀二国互相攻打,都向秦国告急求助,秦国正准备发兵前往趁机收取二国。

楚国细作探知消息,飞速回报楚王。

当时楚王是楚怀王熊槐,闻知巴蜀二国相攻,秦国欲要发兵,便在国都郢都召集群臣商议。楚怀王问群臣道:“巴蜀二国相攻,正是收服之机,今二国求救于秦而不求救于我,是藐视楚国也。卿等以为如何?”

三闾大夫屈原进言道:“秦乃虎狼之国,狼子野心,贪得无厌。今必然趁此机会吞并巴蜀,秦若吞并巴蜀,之后必然将侵我楚国。臣以为不可养成其势,今大王宜派遣大军前往,先于秦国收取巴蜀!”

怀王闻屈原之言,沉吟未决,令尹子兰便进言道:“巴蜀二国求救于秦,而不求救与楚,是畏惧秦国甚于我也。大王若派军前往,恐二国不听,势必将出师无功。”

令尹是楚国官职名称,居群臣之首,地位相当于宰相。

子兰又对屈原道:“三闾大夫善于辞赋,文章华美,然用兵之事,岂是能等同于文章辞藻?大夫若劝大王出兵,与秦国争夺巴蜀,恐楚国将有折兵败绩之辱。”

屈原又道:“若不出兵相争,巴蜀必然为秦所吞并。秦国吞并巴蜀之后,势必再取我汉中地。大王若此时出兵相争,汉中将能保。也可警示秦国,使其不敢再有南下相侵之心。不然,是向其示弱,将助长秦国狼子野心。”

子兰闻言又厉声道:“巴蜀二国,便于秦国而不便与我。秦军天下无敌,大王若出兵,必不能相敌秦国明矣。与其如此,不如保留王师,紧守疆土为上。三闾大夫误国误君之言,望大王勿要听之!”

屈原在欲要相争进言,怀王便阻止道:“你二人休得争论,此事且容吾斟酌。”

于是退朝,群臣各自退下。

楚怀王欲要发兵前往,恐又难敌秦军,欲不发兵,又白白失掉巴蜀,势必将危及汉中地。心中盘算一夜,犹豫未决,心下郁闷而烦躁。

早晨之时,又得西边哨探来报,说秦王已经命将军司马错、客卿张仪、都尉墨等人率秦军十万,从关中咸阳出发,准备进入石牛道,不日将入剑阁。

怀王闻报不禁大惊,急忙又设朝,召集群臣商议,问道:“秦军已经进兵石牛道。寡人若不发兵,便助长秦军气焰,恐其吞并巴蜀之后,再犯我汉中。卿等以为如何?”

大夫昭睢道:“大王此时派军前往,已经不能阻止秦军。以臣之策,不如保有汉中为上,现且增兵汉中以为备。”

屈原又进言道:“秦军远来争夺巴蜀,必然疲惫,大王若遣军待于汉中,正可以逸待劳,必能败秦军。臣请大王立即发兵前往,犹能扭转局面。。”

子兰道:“秦军已经兵进石牛道,大王此时发兵已经来不及了。况且我军行至汉中,也是长途跋涉,军力疲惫,如何能截击秦军?大王不可发兵!”

上官大夫道:“臣也是此般认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