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凌云机长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平流层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好的。”

  原本还在谈笑打趣的周副驾立马收起了嬉戏姿态,正襟坐好,开始联系高空区域管制员。

  “鹭岛8516申请将巡航高度从9200米升高到10668米,避开强对流气云。”

  “收到,巡航高度升高到10668米。”

  在与区域管制员申请完改变巡航高度之后,韩机长便将CDU里的巡航高度参数调整到了三万五千英尺。

  原本在9200米高度直线飞行的飞机在接收到指令之后便由平飞状态改为了爬升状态。

  其实飞机上使用的距离单位并非是公制,而是用的英尺作为距离单位,但是因为国内习惯了用公制,所以通常在和管制联系的过程中都是使用米和千米,但是实际在飞机上导航系统里输入数据的时候得换算成英尺。

  周副驾自己需要在心里换算一下距离单位,听起来10668米这个数字好像很复杂,其实转换为英尺就刚好是35000英尺。

  只用了一分钟多一点点,飞机就爬升到了万米高空之上。

  一万米以上的高空已经是属于平流层的范围了,这是所有的气象云团都到达不了的高度,飞机可以完美的避开强对流云团,安全的航行。

  虽然飞机的巡航高度一般都是由天气,飞机性能,航程,空中飞机流量的多少,航路繁忙情况以及飞行冲突复杂程度决定的。

  但是一般跨国航班以及从祖国北方直飞到南方的这种航行距离比较远的长途航班,巡航高度都会在一万米以上,就是为了避免沿途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天气以及气流影响。

  如果因为各种气流和天气影响,飞机需要频繁的绕过,升高,或者冒危险直接穿过,那就非常的耗时且增加危险系数。

  而短途的飞行一般巡航高度都是在8000-9000米左右,航程特别短的航班,巡航高度甚至只有六七千米。

  就是因为航程比较短,一般都是一个小时左右的航程,根本没有必要爬升到一万米。

  从地面爬升到一万米就需要十几分钟,好不容易爬升上去了,保持平飞那么十几分钟,就又要下降了,高空管制怕是要骂娘了。

  一般连两个小时航程的航班都不会上到平流层,就在9000-10000米的区间内巡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