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银河科技帝国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三章 订单飙涨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银河科技旗下的中子星材料公司,大硅片量产消息出来没有三天。

  华芯国际便第一个找上门来。

  黄永东亲自带着张海军和几个华芯国际的人,在参观着硅片的包装区域。

  至于生产区域,非常抱歉!不接待外来人员参观。

  不过就算是在包装区域,张海军等人已经可以看出中子星硅片的生产效率,这一年恐怕不止1200片吧?

  看着看着他便将疑问说了出来。

  “黄总,你们这生产线的年产量不止1200万片吧?”

  “差不多吧,因为我们一天就生产十二个小时左右,加上需要检修时间,年产量1200片差不多了。”黄永东笑呵呵的回答。

  张海军一听差点郁闷到吐血,你们银河科技是在开玩笑吧?一天开工12小时?别人家的生产线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你们倒好生产半天休息半天。

  不过这也暴露出中子星材料公司的年产量极限应该是2400万片左右,这种情况下中子星材料公司应该可以满足华国市场,而且绰绰有余。

  在确认过了中子星材料公司的生产量和产品质量之后,张海军便立刻下了一个大单,吃下两百万片中子星硅片。

  华芯国际前脚刚走,华虹半导体便到了,接下来国内其他的半导体企业,也接踵而至。

  很快中子星材料公司的1200万片硅片产量,便被东唐国内的企业吃下了950万片。

  有不少企业甚至还和中子星公司签订了两三年的合同。

  一下子中子星公司就营收了95亿华元。

  银河科技的半导体布局,这下子就可以实现初步自我造血,不需要银河科技输太多血来养星河集团。

  由于华芯国际等公司,有不少是上市公司,所以他们和中子星材料公司的合同,是必须公告的。

  围脖的首页,顶置着一条分析帖。

  《中子星硅片已经累计获得950万片硅片的订单,营收95亿华元。》

  “我靠……”—无力吐槽

  “东唐国的硅片市场一年就差不多这个数了,银河科技简直是势不可挡。”—秦皇汉武

  “听说连工艺都和圆晶片不一样,中子星的规格是30厘方晶片,这是要和圆晶片划清界限吗?”—硅片何苦为难硅片

  “@硅片何苦为难硅片,规则是人定的,银河科技有能力打破规则,当然要制定自己的标准,反正我看什么多少英寸就是不顺眼。”—不服就干

  “虽然银河科技让我的股票亏损了十几万,不过还是祝贺银河科技再接再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