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1908远东狂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七章 茶园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黎元洪宣誓就任湖北议院议长的那一幕,虽然黎元洪几乎一言不发,但那张他与赵北握手的照片还是震惊了清廷,而随后的王占元和卢永祥的声明更是一石激起千重浪,逼得清廷不得不冒险动手夺取北洋军权。

现在,赵北又拿出了一份新的声明,会是什么声明呢?显然不可能是湖广总督陈夔龙大人的“反正”声明,因为陈大人还在租界外的街口负隅顽抗,尚未落入革命军掌握,听说英国人和俄国人正在劝说陈大人自动解除武装,并保证他的安全,显然,租界当局不会将他引渡给革命军。

“这份声明是由伪清朝廷邮传部右侍郎盛宣怀亲笔写下的。”赵北接下去的话解开了众人心中疑团,但同时也让现场所有人开始交头接耳。盛宣怀是什么人?在中国混了几年的记者没有不知道的,中国官员中袁世凯在洋人那里的名气最大,盛宣怀虽然不如,但也不遑多让,尤其是商界名流,没有人不认识他盛侍郎的,如果说袁世凯是北洋集团的拳头,那么盛宣怀就是北洋集团的金库。

在记者们面面相觑时,赵北已拿着声明念了起来。

“鄙人盛宣怀,现将名下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之全部股份转让于共和军政府,唯望共和军政府谨慎经营,遵守合同,早日实现中国商民实业救国之宏愿。”

记者们再次哗然,虽然他们不清楚盛宣怀到底掌握着多少汉冶萍的股份,但显而易见的一件事实就是,这个声明一旦发出,就等于宣布了盛宣怀仕途的终结,因为这种行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资敌”,何况他资助的还是清廷上谕中明确宣布为“叛军”的武装集团。

没办法,不“资助”是不行的,是要掉脑袋的,记者们不知道,可盛宣怀却不敢冒险。赵北将盛宣怀抓起来后,不但勒索了他二百万银圆的巨额“赎身银”,而且还勒令他写下一份转让合同以及这份声明,除了要吞下盛宣怀的汉冶萍股份之外,另一个用意是向清廷的官员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连你大清国的侍郎大人都“附逆”了,你们还死撑什么呢?

就这样,盛宣怀丢掉了他所有的汉冶萍股份,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官有的,而且显然已不可能继续做他的侍郎了。

赵北将手里的声明举了起来,将其展开,一边的田劲夫也将转让合同举了起来。

赵北说道:“请看右下角,这是盛宣怀先生的亲笔签名,绝对不是伪造。”

“砰!砰!”

镁光灯爆出几道闪光,这一幕被记者们摄进了镜头里。这一历史性的镜头太值得记录下来了,连有名的盛财神都开始倒向革命一边了,满清王朝还能撑多久呢?

一名记者问道:“请问将军阁下,盛先生为什么会在武汉?据我所知,他前不久还在京城参与京汉铁路的赎回谈判。另外,汉冶萍公司的股份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政府资产,盛先生似乎没有资格将其产权转让。”

赵北说道:“革命军兴,盛先生知道满清的统治维持不下去了,所以,他明智的选择了新的效忠对象,于是就到了武汉,向革命军转让汉冶萍的股份,这是他向革命献上的投名状。这些股份可以说都是民脂民膏,现在不过是重新回到国民手里而已。我们革命者发动革命,就是为了把满清掠夺国民的财富夺回到国民手中,别说是一个汉冶萍,就是紫禁城,我们也会夺回来的!”

另一记者大声问道:“请问将军阁下,您支持袁世凯担任总统是出于真心么?据我所知,现在袁世凯先生已经不在京城,民间传闻他跑到了外国避难,如果将来革命成功,您还会支持他做总统吗?”

赵北笑了笑,说道:“我听到的传闻可是说袁项城躲到了租界。不过,不论他是躲到租界还是躲到外国,只要他能够投身革命,我就支持他做共和总统。”

“您的言下之意,是不是说,您在九江拍发‘迥电’的真实用意其实是为了离间袁世凯先生与贵国朝廷的关系?现在外交圈里都在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您之所以拍发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