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北宋小文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四章 我可没想这么多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戏的类型不同,本来应该找不同的人来演,但宁胜男看完戏文后觉得不用,她们内部重组重组就完事。

  这段时间有人试过出去单飞,但效果不如她们一起演出好,赚的钱也没她们一起演出多,所以大伙一琢磨,把宁胜男选做班头,按照苏辂的意思正式成立了正儿八经的戏班子。

  宁胜男这次不演提刑官,而是演重要的捕头,好充分发挥她打戏的特长。演提刑官的是个面容方正的中年卖艺人,稍加修饰,他的身量和面容竟与苏涣有些相像,更容易让人将这位提刑官和苏涣联系到一起!

  苏辂对选角很满意,亲自见了这位准“提刑官”,私下给他传授了苏涣判案时的口癖。演戏嘛,细节很重要,只有细节到位了,才能让人印象深刻且不出戏!

  对方在瓦市混了许多年,全凭着上次的《铁面将军平蛮记》才勉强有了姓名,这回是头一次当主人翁,心情有些激荡,信誓旦旦地向苏辂保证一定会好好演,边说还边把胸脯拍得啪啪响。

  台本确定好了,宁胜男这边就正式开始排练新戏了。

  这段时间《铁面将军平蛮记》的热度已经降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其他人自己写的传奇新说,已经有一两出戏小火了一把。

  蜀地虽然被崇山峻岭构成的天然屏障阻挡着,蜀人却从未停下过走出去的脚步,历朝历代也有不少外来者在蜀中地区,造成了蜀地文化十分多样,融会贯通能力还非常强,绝对不会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玩意,我绝对不接受”。

  相反,蜀人的接受能力非常强,比如交子这玩意搁别的地方可能根本没人敢想,蜀商就是敢搞,而且还搞得不错!

  更难得的是,蜀商敢搞,蜀人还敢用!

  也正是因为蜀地有这种氛围,苏辂才会大胆地在舞台形式上搞了点创新,还捣腾出唢呐和抽奖。在蜀人眼里,新鲜事物的出现是很正常的,是老天送给他们的好东西,他们会欣然接受并且大夸特快。

  范百福收到叔父范镇的回信时,也收到了苏辂送来的内场票。

  这段时间范百福已经收到江先生写的策论。

  江先生是个快枪手,要是搁在大宋刚开国那个时期,他绝对是状元苗子。因为那时候殿试就是走个过场,谁先写好殿试文章谁就是状元!

  别觉得这种选法很儿戏,当时殿试就是这样搞的,因为皇帝老儿觉得乡试省试已经筛选两轮了,殿试意思意思得了,写得快不正说明考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