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九十年代之璀璨人生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章 这辈子她注定和谢岚对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钱如玉和刘晓伟赶上了最后一趟回镇上的车。

  在车上,刘晓伟告诉了钱如玉,村里人调查出是田桂花因为草药掺假他们没收,所以怀恨在心,加上钱如玉和杨翠花母女起过冲突,因此她们几个窜撮在一起,有预谋的在村里散布谣言。

  昨天,没卖出去草药的一帮村民,将那两个老娘们堵在小卖部门口,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估计,她们今后在村里会被全村人孤立。

  “如玉,大家都等着你回去收村里的药呢。”

  对于村里人整治长舌妇的举动,钱如玉表示很满意。

  大多数都是善良的,大家会贪些小便宜,说白了是因为穷。

  可田桂花和杨翠花的行为,实在令人唾弃。

  “行,明天就把村里的药材收了吧。”

  俩人一进村,大家伙看到他们回来,都围了上来。

  “如玉啊,王婶子怎么样了?你俩咋都回来了?”

  “是啊,医院里谁照顾着?需不需要大家帮忙?”大家七嘴八舌的打听。

  王奶奶在村里人缘极好,她生活条件好,儿女们从城里送来各种吃食,都舍得给村里的孩子们尝尝,大家都很尊敬她。

  钱如玉向大家伙说道,“王奶奶被陆景他爸接到市医院去了,说是方便照顾。”

  “这样啊,王奶奶真是好福气,儿子和女儿都有本事,女婿也孝顺。”

  刘晓伟笑着朝大家伙说道,“大家别担心了,都回家吧,如玉说了,明天收药。”

  “终于要收村里的药了,如玉,那你们好好休息,明天我们把药背你家去。”

  钱如玉回到家时,爷爷奶奶都面色憔悴的迎了上来。

  “如玉,咋样了?”老太太昨天被吓的不轻,一夜未眠,想打听也没处打听,急得团团转,这会终于等到了孙女回来,急忙询问情况。

  钱有财嘴上不说,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王老婆子若是出点啥事,他们一家子都不够赔的。

  她可不是一般人,儿子是扛枪的,女儿女婿都是干部,人金贵着呢。

  这要是找他们麻烦,以后怕是没个消停日子。

  钱如玉看神色担忧的望着她的爷爷奶奶,急忙回道,“爷爷,奶奶,别担心,王奶奶被陆景他爸接到市里去了。”

  去了市医院?

  钱有财闻言更惧怕了,“是不是情况很严重,县医院不能治?”

  “不是,他们说接过去方便照顾,就是胳膊骨折,打了石膏。得养一段日子。”

  钱紧和杨雪琴听说钱如玉回来,也跑了过来,询问了情况。

  钱如玉很耐心的给他们说了具体情况,他们才放下心来。

  钱如玉和爷爷奶奶一同回了屋。

  “奶奶,王奶奶家的鸡你得帮着照看了,还有那只猫,看能不能抱过来,一定得给人家养好。”

  钱老太太忙点头,“我肯定照看好,她是帮我干活受伤的,猫现在就在咱家炕上睡觉呢。”

  钱如玉放下东西,果然就看到王奶奶的毛毛正躺在被子上睡大觉。

  “如玉,王老婆子的住院费得我们家掏,你没意见吧?”

  “爷爷,人家不要,等王奶奶出院了,具体看了多少钱,再说吧。”昨天她就交了个急诊的钱,住院费都是陆景掏的。

  老太太还心有余悸,“唉,这事我到现在想起来都后怕,要是王老婆子帮咱家干活出点啥事,我就成千古最罪人了。”

  钱有财瞪了她一眼,抱怨,“知道就好。以后做事情多动动脑子,惹了麻烦,还得我们给你擦屁股。这次得亏是王老婆子没出啥大事,她那么大年纪,要是一命呜呼,看她儿子女儿不来拆了咱家房子,咱俩这两条老命加起来都赔不起。”

  “爷爷,你就别责怪奶奶了,这不是她的错,大家都知道王奶奶那个人是热心肠,也是因为每天过的太闲了,想找点事干干,这次是个意外,只能说岁月不饶人。”

  说到这里,钱如玉心疼的看向二老,“以后你们俩干活也悠着点,干不动的,别逞能。”

  钱有财不以为意,“我们身子骨硬朗着呢,王老婆子就是在家闲待着,身子都待软了,这人啊,还得运动。”

  其实话是这么说,他自己也清楚自己的身体,岁月不饶人。

  钱如玉想到了什么,从随身背的背包里掏出两个瓶子放到炕上。

  “差点忘了,这是我在县里的药店给你们俩买的钙片,爷爷,你和奶奶每天吃一片,补钙的。”

  “钙片?”钱有财拿起瓶子打量。

  钱如玉给他们科普,“这个是盖中盖牌的,电视上每天做广告呢,对中老年人补钙效果好,每天吃一片,记得一定要按时吃,只要不骨质疏松就算年龄大了,摔倒也不容易骨折,你们老年人,就应该多补补钙。”

  钱有财听到这玩意是电视上播过的,感觉很新奇,又来回打量着。

  老太太也开了口,“电视上播过的,那这东西一定很贵吧?”

  “不贵,这个起的是保健作用,没多少钱,爷爷奶奶你们一定要按时吃哦。”

  钱如玉说着,干脆倒了杯水端过来,“现在就一人吃一片吧。”

  她打开瓶子,取了钙片出来,给二老嘴里一人塞了一片。

  “快喝水。”

  钱奶奶咽下钙片,高兴的合不拢嘴,“我们乖孙女真是太懂事了,知道心疼爷爷奶奶了,我们可算是熬出来了。”

  钱有财又凶巴巴的瞪了老太太一眼,“会不会说话?啥叫熬?”

  钱老太太也感觉自己用词不当,嘿嘿一笑,“我就是觉得现在幸福嘛。”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爷爷奶奶,等我这次收药结束,赚的钱估计就够盖新房了,等农忙过后,咱们盖房子吧。”钱如玉瞅着自家这摇摇欲坠的土坯房,,真怕哪天下个暴雨,屋顶冲塌。

  村里很多人家都盖了砖瓦房,就他们家,整个院子里,找不到一块砖头。

  全是土砌的,特破败不堪。

  “盖房?”

  钱有财垂眸沉思,的确,孩子们结婚都盖新房子,买新家具,如果他家孙女和晓伟的事成了,人家晓伟过来,总不能住那两间破屋?

  本来上门女婿传出去就不好听,家里一贫如洗,老刘家人更不是滋味。

  钱如玉点头道,“对啊,咱家这破土坯房都往下掉土了,下暴雨的时候我那屋漏水,早该拆了重修了。”

  听到孙女住的屋子都开始漏水了,钱有财满脸愧疚,“如玉,委屈你了,你咋不早说,我给你修补下。”

  “爷爷,我不委屈,委屈的你和奶奶,你们一把年纪,还住在这么破的房子里,我得抓紧让你们住住新房享福啊。”她看着年过花甲的老人,还在为家里的生计劳累,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这一世,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不能再发生了。

  她笑笑,“好了,盖房子的事先不急,我只是让你们有个心理准备,等挣够了钱再说,到时候跟我爸他们商量商量,拆了院子中间这堵墙,咱多修几间,一家人还像以前一样住在一起多好。”

  钱有财听出了钱如玉的意思,看着她确认,“如玉,你的意思是,想和你爸他们一起过?”

  “爷爷,这只是我的想法,看你们愿不愿意了!你和奶奶年纪大了,我经常不在家,奶奶每天还要辛苦做饭,若是大家住一起,我琴姨他们还能照顾你们,现在这样分开过,不但两家的日子都过不上去,主要是惹人笑话,咱本来就是一家人。”

  老太太尬笑,“分了这么多年了,一起过还真不习惯。”

  其实,看到孙女和她爸那边相处和睦,她也打心底高兴。

  杨雪琴那人心眼一点不坏,容易满足,只要她给个好脸色,啥活都帮她干。

  最近两边关系缓和,她这边的活,基本都是杨雪琴帮忙干。

  说白了,是他们自己心存偏见,对儿子恨铁不成钢。

  “我琴姨帮忙收药,给她钱她又不要,我给小斌和珍多一人买了双鞋,我给他们拿过去。”

  钱如玉和爷爷奶奶在屋里聊了会天的功夫,从屋里出去时,天空乌云密布,还伴随着雷声。

  似乎要下雨了。

  这还是今天第一次打雷。

  钱如玉手上提着两个鞋盒,往后院去。

  刚进院子,就看到钱珍多小小的身板,背着大大的背篓,要往外走。

  “珍多,你要干啥去?”钱如玉喊住她。

  钱珍多看到钱如玉,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恐惧的想跑,她笑眯眯的说道,“姐姐,要下雨了,我要去把外面的柴火背进厨房,不然我妈说柴湿了明天不能做饭了。”

  “你背柴啊?”钱如玉眉头微蹙,“爸爸呢?”

  钱珍多嗓音清澈,“爸爸在看书。”

  她说的理所当然,仿佛爸爸看书跟妈妈做饭一样重要。

  钱如玉脸色变的难看。

  看书,又在看书!

  整天捧着书,能看出花来?

  钱如玉刚才回家,看到爷爷奶奶苍老又憔悴的模样,想到这个破败的家,不知她何时能撑起来。

  此时又听到钱珍多那句爸爸在看书。

  她的胸膛里突然就涌起一股怒火。

  “珍多,先别去背柴,看姐姐给你买了新鞋,去屋里洗个脚,试试新鞋。”

  钱如玉将小丫头瘦弱的脊背上背着的大背篓取下来,把两个其中一个鞋盒塞到她手上。

  姐姐给她买了新鞋,钱珍多像捧着珍宝一样,眼里闪耀着惊喜的光芒。

  “走,去屋里。”钱如玉拉着钱珍多往屋里走。

  她掀开门帘气势汹汹进屋,果然就看到钱紧捧着本书神游。

  外面雷声轰轰,钱紧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根本想不起来出去看看要下雨前院子里需不需要收拾打扫。

  她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语气满是嘲讽,“爸,你是要参加科举考试吗?”

  钱紧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视线从书本上移开,坐直了身子。

  听闻钱如玉的话,他尴尬的扯出一抹笑,“如玉,你开什么玩笑,现在哪有科举?”

  “呵,这么用功,我以为你要给我们考取个功名回来呢。”

  钱紧脸上有些挂不住,放下了书,“如玉,我都啥年纪了,考什么功名?倒是你,十年寒窗,熬到高三你给我辍学了,你说你要是参加个高考多好!”

  说起考取功名,钱紧就想到了钱如玉任性辍学的事,语气满是遗憾和无奈。

  “少往我身上扯。”她面色冰冷,看着钱紧毫不客气的讽刺,“你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么?读书读到四五十岁,家里穷的叮当响,啥都得靠媳妇操持,你整天不干活,一个月也就挣个几十块的工资,你还心安理得,外面雷声那么大,听不到吗?让珍多一个六岁的小孩去背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