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秦工程兵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章 虚张声势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不得不说,秦军在守城和运输中安排“壮女”上阵是有道理的。

  因为守城要比在战场上直接面对敌要轻松得多。

  就像此时沈兵等人做的,他们只是花力气将落石、滚木等推下城头。

  甚至都不需要探出头,哪里有攻城梯就往哪里推,下面密密麻麻的都是赵军,一丢一个准。

  曾经或是将来看电影时沈兵就一直奇怪:

  冷兵器作战若都像电影里拍的那样搬个寻常梯子呐喊着就往城墙攻……

  守城兵士为什么不把梯子砍断?

  再不行用个锤子来几下?

  又或是两根晾衣叉一左一右合力将梯子推翻?

  那攻城还攻个毛啊?

  包准上来多少就摔多少!

  现实亲历守城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攻城梯当然不会是普通木梯。

  它更宽、更厚、更结实。

  其目的一是为了方便攻城兵士站立搏斗。

  二则是能捱得住滚石和擂木,否则几个石头下来就断成两截,攻城便成了笑话。

  更重要的还是攻城梯靠近城墙一端经过特殊处理。

  用剑斧将其砍断?

  包着几层牛皮,砍上半天不过就是几道痕。

  用锤砸?

  顶部用的是大腿粗的一整根圆木加固,累死也砸不断。

  用晾衣叉推?

  前端伸出几个金属倒勾死死的扣在女墙上,哪里是晾衣叉能推得开的!

  所以更靠谱的还是对付攻上来的人。

  箭弩像雨点般的往下射,弓弩手装弩箭间隙就用滚石往下砸。

  若有赵军攻上城墙自有着甲兵士上前近战。

  后勤、弓弩手、甲士,乃至戟手、剑盾手等进退有度、收放自如。

  彼此间的配合一点都不比现代多兵种协同弱。

  只要稍有差池就会被敌人打开缺口继而扩大战果。

  好不容易将赵军的一波攻势打退,沈兵几个人累得靠在城墙壁上直喘粗气。

  剺曾是甲士,对攻城、守城战略有所得。

  他庆幸的说道:

  “多亏工丞所制的滑轮组。”

  “它为我等带上充足的补给。”

  “否则,滚石、擂木早就该用完了。”

  众人虽是认同,但此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