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李水李信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四十四章 谪仙又要告人啊?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谪仙,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就行。

可是架不住他们的钱真的不是正道来的,根本经不起查,只要一查,肯定露馅,到那时候……满盘皆输啊。

然而,机会这就来了。

李水又推出来了一个捐款项目,鼓励大家捐款,帮助赤贫百姓。

有些朝臣心思比较活泛,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捐了很多钱。

从富豪变成了小康,从小康变成了温饱。

然后,他们成功的申请到了助学贷款。

然后,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证明自己是清官了,两袖清风的清官。

于是,朝臣们纷纷跟风捐款。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很感慨:你说好端端的,这是何必呢?

当然了,也有不肯申请助学贷款的,比如淳于越。

淳于老爷子就硬挺着,你要多少钱,我给你好了。

百官都很羡慕,但是谁也不敢说什么。

谁能有淳于越霸气呢?

毕竟淳于越的钱干干净净,都是挣来的,而他们的钱,都是贪污得来的。

算了,只要在朝中做官,总有挣钱的那一天,再忍忍吧。

朝臣们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谪仙虽然狠,但是没关系,朝廷给的俸禄毕竟很多。

更何况,自己在朝中做官,朝廷的政令,都是最先知道的,知道了这些政令之后,做生意的时候就可以无往而不利了。

现在的这些朝臣,哪个没有参与一些生意?

自从商贾治国以来,你不做点生意都不好意思出门和人打招呼。

或许以后这样攒攒,也能恢复家产也说不定。

至少钱是干净的,以后能睡个安稳觉了。

唯一觉得不爽的,就是百姓们铺天盖地的感谢朝廷,感谢谪仙。

毕竟在朝廷的安排下,商君别院已经把捐款分给了那些赤贫的百姓。

于是,那些百姓个个感恩戴德,他们这些捐款的朝臣,却没有多少人提起了。

据说这捐款,也不是直接给发的钱。

有的是修路,有的是修水渠,有的是通火车。

总之,百姓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百姓们的好日子确实来了,但是百官并不觉得快乐,因为百官的日子很难。

以前就是在朝堂上聊聊天,然后回家就可以喝酒听曲了,日子过得很安逸,很祥和。开开心心,普普通通,十分顺遂的过完这一生。

但是现在呢……

现在需要做的事太多了,在朝堂之上,要为经济问题费脑筋,回到家之后,还要思索自己的政令有没有问题。

因为经济太复杂了,往往一个错误的政策,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出现大乱子。

百官一边在心中暗暗感慨,一边在朝堂上参与讨论,各抒己见。

天杀的谪仙,竟然建议陛下专门派了一个小宦官,记录大家在朝堂上的发言。

谁的发言最有用,在现实中起作用的次数最多,就会给谁加分。如果有谁总是胡言乱语,说的驴唇不对马嘴,就会扣分。将来选人升迁的时候,分数也是一个参考选项。

分数高的人,会优先得到升迁。

谪仙说,如此一来,官员的认命就可以规范下来。

大秦就可以彻底做到选贤任能了,不会因为将来的某一位君王的好恶,而出现胡乱人用官吏的情况。

如此一来,大秦就可以长治久安了。

而朝臣们都觉得……

这……这不是扯淡吗?

从此以后,说话还得小心谨慎了?

百官很无奈,只能,每天在朝堂上精神抖擞,他们不想说话,因为说多错多,但是他们又不能不说话,因为不说话就无法升迁。

以前装聋作哑,尸位素餐,还是可以的,但是现在……那是万万不行了。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朝臣都急功近利,想要功成名就。但是……就算再淡泊名利的人,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年轻人一步步升迁,做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吧?

以前在朝堂之上,升迁是有一定的规则的,总的来说,是要论资排辈的。

这样大家面子上都能过得去。

可是现在……

唉,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