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逐鹿民国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畏难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天上乌飞兔走,
人间古往今来。
沉吟屈指数英才,
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
凄凉废冢荒台。
万般回首化尘埃,
只有青山不改!”
“啪”的一声惊堂木响过,那说书人便接着说道:
“一首西江月说罢,咱们书接上回。上一回书说道,陈胜与吴广领着九百人去渔阳戍边,恰巧那几日碰上连绵的大雨,道路被洪水冲断,难以前行,眼看那规定的日期渐渐过去了好几天。”
“诸位听众,也许并不知晓。当时那秦法端的是苛峻无比,这九百人没有按照日子到达渔阳,已经是犯了死罪。只怕即使他们现在发奋赶路,也只是急着去投胎罢了。”
“这九百人中,领头的陈胜与吴广,却是两个胸怀大志的英雄豪杰。两人凑在一起,三言两语,商量着便要揭竿而起。可商量来商量去,两人心中还是有些犹疑,于是决定先去找算卦之人卜算一下前程。那算卦的老者,白眉飘飘,仙风道骨,有着几分神通,一见两人神色,便知他们要问些什么。此等大事老者不敢多口。只是说道,你们还是问问鬼神吧。”
“何谓鬼神?鬼神即是人心。陈胜心中明白,老者这是让自己先在众人心中立威。这威信,却不是队长那般的威信,乃是成王成帝、有众人甘效死命的威信。”
“于是,陈吴二人两相讨论,便定出计策,先是找来一块布帛,用红砂写上‘陈胜王’三个大字,放在那厨役买回的鱼肚之中。等到厨役做好,众人在吃那鱼时,发现帛书,打开一看,见到上面的“陈胜王”三个朱砂大字,心中暗自惊叹:呀!这是怎么回事?莫非冥冥中若有天意不成?”
“但仅此一次远不足以威信众人,那吴广,便在深夜中悄悄出去,在旁边祭祀的一座宗堂之中,点上篝火,若隐若现出身形,学那狐狸鸣叫,又大声呼喊‘大楚兴,陈胜王’”
“这九百人中,多是楚国徒众,本就尊信巫术,也因秦国苛政,十分的怀念故国。此刻夜中听的此言,都道陈胜是上天所命,复兴大楚而来……”
说书人在上面唾沫横飞,说着那一段秦末旧事。这一段楚汉相争,本是刘同最爱听的一段。但此刻他坐在台下,摩挲着手中的文明棍,看似听的入神,其实一番心思,根本不在此处。须知此刻的武昌,正是山雨欲来之时,革命党人与满清督府之间,暗斗已经变为明争,双方都在屏息凝气,积蓄力量,等待着给对方最后一击。
前些日子,文学会促动南湖炮队举义,可惜事到临头,本来说好共同起事的几个营,竟然都是静悄悄的没有声息,于是让满人从容的布置兵力,将起事轻松的镇压了下去。南湖炮队同志们的热血,竟是就这样白白的荒废了。
“奈何众人仍是惜命!”刘同心里恨恨的想,“都想着排满,可是等真到了要卖命的时候,竟是谁都想坐享其成!”
这时,一个穿着宪兵制服的汉子,急急忙忙的走进茶馆,四下里一望,便直奔刘同而来。
那汉子走到刘同身侧,一拍他的肩膀,刘同回头观看,却是彭楚藩。
未等刘同相问,彭楚藩便凑在刘同耳边,悄悄的说了几句,刘同听罢,霍然站起,便与彭楚藩急匆匆的去了。
“邓玉麟,你给我解释清白,昨晚南湖炮队为什么没有发炮?是不是你没胆?”
刘同与彭楚藩还没有走进屋子,便听到里面刘复基气势汹汹的声音传了出来。
刘同皱了皱眉,与彭楚藩对视一眼,便推门走了进去。
里面黑压压的有十数个人,大多是文学社与共进会的党人。只是不见文学社领头的蒋翊武和共进会的张振武。
只见邓玉麟脸涨的通红,脖颈上的青筋一根根暴了起来,右手指的刘复基,大声抗辨道:“刘复基!你不要污我的清白。自入共进会参加革命以来,我邓玉麟哪场阵仗落过跑?哪一次不是冲锋在前?我邓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