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腿折的猫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五章 地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北朝
北魏是北朝的第一个朝代,它结束了北方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割据局面,统一了北方。​
​鲜卑族人拓跋珪于公元前386年一月在牛川召开部落大会,继承代王位,同年四月,拓跋珪称魏王,该国号为魏,这就是北魏。北魏在拓跋珪的精心治理下,国势日渐增长,他却不幸于公元409年在宫廷政变中遇刺身,在位二十四年,享年三十九岁。拓跋珪为建立北魏,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
​公元409年,身为太子的拓跋嗣诛杀谋逆的拓跋绍后,登基为帝。之后拓跋嗣进行北伐大破柔然又御驾亲征南朝的刘宋,积劳成疾而终,在位15年,享年32岁。
公元423年,拓跋嗣长子拓跋焘继位,拓跋焘继位后抵挡柔然,攻灭胡夏,统一北方后又南攻刘宋。
晚年的拓跋焘脾气暴躁,杀戮常常,在杀完人后又后悔莫及。由于刑罚严酷,国内曾经几度政治混乱。后又在中常侍宗爱的煽动下,逼死了景穆太子拓跋晃。公元452年,宗爱怕被拓跋焘诛杀,先杀了太拓跋焘,拓跋焘享年45岁,在位29年。
​拓跋濬是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长子。公元452年三月,宦官宗爱弑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帝。同年十月,宗爱又弑杀拓跋余拥立拓跋濬即位,是为文成帝。文成帝即位之后,便诛杀宗爱。拓跋濬时,北魏内部斗争激烈,被拓跋濬处死的大臣不计其数;另一方面谋权夺位的斗争更是接连不断,其他大小谋反事件数不胜数,北魏王朝开始衰落。
公元465年仅26岁的拓跋濬病逝,长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献文帝刚满十二岁,尊冯氏为皇太后。当时朝政大权操纵在车骑大将军乙浑的手中。乙浑心怀不轨想位居诸王之上。冯氏觉察到乙浑的阴谋,便密定大计,以谋反罪杀掉了乙浑,然后亲自临朝听政,控制北魏朝政大权。
公元471年,拓跋弘禅让帝位于自己的五岁的儿子拓跋宏,由祖母冯太后一手抚养成人。
公元476年六月,拓跋宏刚满十岁时,太上皇拓跋弘被祖母冯太后毒死,冯太后以太皇太后的名义二次临朝称制。冯太后足智多谋,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才能,之后又在社会风俗、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汉化改革。公元490年,冯太后病逝,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孝文帝继承太后遗志,全盘推行汉化。
​公元499年孝文帝病重驾崩,元恪即皇帝位,是为宣武帝。宣武帝居丧期间,政柄委任给左右宰相。公元515年宣武帝患病去世,时年三十三岁。
宣武帝去世后次子元诩继位,元诩即位后,其母胡氏开始擅权乱政,直接导致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