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陛下他又美又受(穿书)温钰舒无畏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63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温钰在摄政王府留宿一夜。次日他让神殿的群巫去查凌烟阁中那条恶龙的来历, 又在朝会后将杨宏召到了御花园来。

青鸾自亭外把人引来,温钰翻看着各地呈上的衡输策书, 与杨宏君臣见礼后笑问。

“如今各地的衡输策进行得如何了?”

接着又告诉他:“眼下并非朝议,只当朕与大农丞闲谈。大农丞若在衡输策中有不足,可将实话告诉朕。”

皇帝的态度温和, 杨宏也就很爽快地说了。

“禀陛下,如桐州的皮毛、青邑的海物、宁国的钢铁、永国的木料, 凡此特产种种均已按衡输在天下流转,衡输令拣择物产异地出售, 今年可获利绢帛二百万匹。”

二百万匹,已经是一个诸侯国一年向帝都上缴的赋税了。温钰满意地点了点头。杨宏果真是个人才, 这还只是衡输策实施的第一年呢。

“你所说的这些封国州府, 自是奉行朝廷律令的。”他们沿着花园小径行走,温钰再问:“那其他诸国呢?”

“其余诸国的货物也都在转运的路上。”杨宏想了一想:“唯有一个……”

温钰停下脚步:“什么?”

“陛下恕罪。”杨宏朝皇帝行了个礼:“梁国的贡物,臣和属下的衡输令实在是无力征集。”

梁国。温钰淡淡问道:“梁国为何不肯向衡输令献上贡物?”

梁王多年留京、如今在颖都担起文摄政王一职, 日常陪伴父亲在京的是二公子,梁国如今在王世子的主持之下。温钰听说过这位堂兄,为人贪财粗鄙得很, 一贯的上不得台面、也不为梁王喜欢, 甚至春狩时代表梁国进京的也不是他——这样一个人, 竟也公然违抗朝廷所下的衡输策么?

还是朝廷积弱, 诸侯国势力过大的缘故呀……

杨宏迟疑了一下:“王世子言:天子不应与诸侯争利,梁国铜山是先帝赐予的私产,万世罔替。因此即便是衡输策, 也不该夺梁国的铜山矿产。”

温钰听到这回复简直是满头大汗:这位瞎说大实话的堂兄,也实在是太囧了。

说到梁国铜山,那就是可追溯到前朝的旧事了。当时梁王与先帝一母所出,梁王更得母后喜爱,又为先帝争位出不少力;为了犒赏幼弟、慰藉母亲,先帝将梁国所有大河山川所出都算梁王私产,从此不必向朝廷缴纳,多年来梁国贡物也就是丝缎织物一类。

这个封赏本没什么,哪个诸侯封君没有私邑?无非是梁国的私邑更大些罢了。可梁王就国后,梁国境内居然开采出几个储量巨大的铜矿来。这些铜矿融成铜水倒进陶范,可就是响当当的一串串钱呀!梁国为此富得流油,先帝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