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梁仙儒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事有蹊跷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下河村在大雪的世界里像个孩童一样睡着了。

  宁恒走到家的时候。

  天已近黄昏。

  炊烟袅袅。

  有米香飘荡,夹杂着肉香。

  闻上一口,味蕾倍开。

  推门入院,便见宁母圃氏走出柴房,面容带笑,走向宁恒,就要帮着拿书包:“恒儿,回来了,饭马上就好,一路来,没冻着吧,我本让你爹来接你的。”

  “娘,不用。”

  宁恒自顾的取下书包,心道,家里又没有马车,老宁来又有什么用。

  “他爹,恒儿回来了。”

  才不到十天时间,宁母站在宁恒面前上下打量,“这几日天太冷,恒儿,在书院没有冻着吧,你看,都瘦了。”

  瘦了吗?

  宁恒感觉这几日身体挺好的。

  或许在天下母亲的眼里,壮成牛犊子,也还是瘦的吧。

  “没有冻着,书院的松溪公免费赠我们一床被褥,哪冻得着,”宁恒走进柴房,见砂锅里熬着白米腊肉,香气飘飘,余光扫去,又见厨房的米缸里盛满了米,意外道:“家里发财了?”

  “这不,你爹破了县里的案子,发了双倍俸禄,还得了县老爷的八两赏银,全都买了米,还买了一块腊肉。”圃氏说到此处,眼睛眯弯着,“嗐,这天可真劲儿的冷,听说有难民冻死了,亏得你爹买米得早,昨日米价已经涨到二两一旦了。”

  “这么贵?”

  宁恒有些吃惊,这个年代,一旦大约有一百二十市斤左右。

  也就是说,老宁的一个月一两七钱的俸禄,还买不了一百斤米,一家三口,一天三顿,一顿一斤米。

  不吃菜的前提下。

  只够糊口!

  虽然县衙快手属于胥吏,不算正统的官流,但比起寻常百姓,要好上好几倍。

  这样的前提下。

  也只能勉强的活着。

  感民生之多艰啊!

  “要再下雪,还得涨。”宁母叹息一声,他只关心老宁,小宁一家三口人明天日子怎么过,“你爹刚转正,俸禄涨了点,但跟不上米粮上涨的价格,对了,先生没有催促下个月的束脩吧?”

  “没有。”

  书院的束脩明面上是交给宋昌明,一月二两的束脩,当然,可以用米粮肉来抵算,以宁恒在书院读这几天书的条件来看,并不算太贵,可也不便宜,至少寻常人家,这书,是读不起的,最多去混认几个字。

  宁恒帮着摆饭,其实也没什么好摆的,一人一碗腊肉沁米,一碟冬腌菜。

  主要是一家三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