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小小娇妻驯将军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棒打扼杀的小鸳鸯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郭朴不管京中如何斥责,他只坚守不动。直到六月底接到孙氏的信,答应面晤,郭朴才小有笑容,对自己说了一声:“好!”

  来使就在身前,是郭朴的旧友崔复。郭朴请他入座,单刀直入问道:“你数次往返京中,是为贵妃和孙王妃传信?”

  崔复纠正道:“是辽东王,刘据造反,王妃恢复辽东王!”郭朴无赖地问:“她总要寻个男人!迟早还是孙王妃!”

  愕然的崔复有一时不言语,再开口淡淡道:“你说得是。”

  帐篷里挂着硕大地图,郭朴走过去,手指其中一块地方:“我离孙王妃处有五百里,我往前去三百里,以示敬意。请孙王妃出迎两百里,也表示她的敬意。”

  见崔复面有难色,郭朴冷淡起来:“请转我的话,见我一面,她只有好处。”他重回座位让人看茶,崔复等了又等,不见有信,提醒郭朴道:“难道不给一信?”

  “你传个口信吧,”郭朴面有倨傲之色,从崔复见到他,他还没有这样的傲气过。崔复差一点儿没转过来,想到自己来使的身份,不得不责问于他:“平东将军是为平东而来,还是为摆架子而来?”

  郭朴捶了书案,咆哮道:“王妃是想平叛,是想任其溃烂!”

  半个月后,郭朴只带一千人往前三百里,脚下野花遍地,路上有红林大雁,他慢慢腾腾磨到下午到了约定地方,见炊烟升起,原本是空地,现起小小一处营寨。孙氏王妃在帐篷里大发脾气:“他竟敢如此怠慢与我?”

  这是一个年过三十的女子,虽然不是美貌如花,却带着爽利精神。自幼习武,让她精神抖擞。除了对郭朴的怒气以外,孙氏王妃还算是一个有魅力的女子,只除了不是绝世美貌。

  崔复适时来到,见帐篷里水晶灯四碎飞散,不多问的他回话:“平东大将军到!”孙王妃冷笑:“大将军?他从京里来,带的有多少兵马?”

  平东将军是数十骑到此,孙王妃早就打听得一清二楚。此时不得不出迎,孙王妃勉强披上大红披风,按品正妆坐好。

  外面有人高呼:“平东大将军到!”靴声囊囊中,郭朴带着人大步而来。两个人打一个照面,都微有寒凛。郭朴没有想到见到双眸如冰的一个女子,孙王妃也没有想到他如此年青。

  王妃嘴角浮现出不屑,这一个,只怕又是一个丢盔卸甲而去的。郭朴是微微一笑,和他想的差不多,见到孙王妃,郭朴更接下来的话,更胸有成竹。

  孙王妃轻轻抬手:“大将军请坐!”她是起身相迎,候着郭朴入座自己好归主位,郭朴手中马鞭子还没有离身,晃动一下道:“不必,我就几句话,说过我就走!”

  压抑着心头涌动的怒气,孙王妃掀掀眼皮子,语凝寒冰地问道:“就几句话,你不能让人传话?还要我亲自到这里来见你!”

  郭朴冷笑比她更冷:“王妃听仔细!我奉圣命而来,只管平叛,不管你们的家务事!我来问你!你占据地利,占据人和,屡屡坚守城中不发一兵一将,是何道理?”

  “叛贼对我兵力熟悉在心,我不敢擅动!”孙王妃硬硬的回答他。

  郭朴闪动冷笑:“我来问你!这辽东全是你的封地,一民一草莫不视你为主!你坚守城中,任由叛贼刘据在城外烧杀抢掠,是何道理!”

  孙王妃哑口无言,见身边的人有露出不忍的神色垂下头,在城外住的人,有一些是他们的家人。

  郭朴来到两句话就占上风,乘胜追击再喝问,这一次厉声厉色:“我奉圣命前来相助讨贼,不是容你袖手旁观!孙王妃,七月底以前你必出兵,我来相助!你不出兵,任由叛贼肆虐,我,哼哼,等上你三年五年,等到你不能支撑,等到你失去人心,我再来不迟!”

  气得发抖的孙王妃,见郭朴转身要走,她嘶声大呼:“我夫妻原本过得安稳,是贵妃京中送来美貌女子,刘据小儿无仁无义,我要他一辈子落草为寇,要看着他一辈子溃烂在这里!”

  “你不守妇道,其罪一也;不思忠君,其罪二也;无有夫妻之情,逼其造反,致辽东重陷战乱,其罪三!”郭朴狞笑:“你还要我说下去吗?”

  孙王妃怒不可遏:“给我拿下!”一阵白刃出鞘声中,作势要走的郭朴猛的蹿过来,只手就摄到孙王妃脖子,把她掐到在书案上,对着眼前刀兵毫不放在眼中,只冷冷对手下俘虏道:“你要死,我陪你血溅五步!你这等人,置子民们于不顾,纵容流寇!皇上发兵到此,你竟然还敢两不相助!”

  这话再一次说出来,随孙王妃来的人刀尖剑尖又垂下来。孙王妃被掐得眼睛发白,勉强出声:“我……说过,怕打不过他!”

  “辽东孙氏有这么脓包,你就不必在这里再呆!”郭朴圆睁双目看帐篷里的人,大呼道:“你们自己想想,有我们打仗,你们看着的道理!这地方,是你们长居之处!”

  手一用力带起孙王妃,郭朴浑身上下紧绷着,神色却转为悠然:“古人有关公单刀赴会,鲁肃相送,今天少不得王妃要相送于我。”

  他一只手负后,另一只手紧掐住孙王妃,跟来的人两边仗剑保护。出了军营一千人会合,临安带马过来,郭朴毫不放松,把孙王妃横放马上,打马出去十数里,才把孙王妃推置马上。

  身子落在泥土面,孙王妃立即跳起大骂:“小人,卑鄙!下流!”郭朴悠然:“与你,实在不能大丈夫也!”

  见孙王妃的人就要跟至,郭朴放声长笑:“命尔速速发兵,休得有误!”

  长笑声仿佛贯穿清宇,孙王妃一个人在后面跳着骂着,直到崔复带人把她接回。回到帐篷里,孙王妃还在怒骂:“胆小如鼠!自己不敢出兵!”

  崔复和几位将军在旁边劝:“上折子到京里参他一本就是,我们离城两百里,只怕已被反贼盯上,还是速速拔营的好!”

  外面近黄昏,几道炊烟被风吹得直飚云宵,崔复等人走出来,有人问:“再不赶快走,此地久留恐生不豫。”

  崔复摇头,对帐篷里不无焦虑:“王妃还在生气!”他看看四面苍茫,安置下来守护的人,并吩咐:“明天一早再走也好,夜路虽然只两百里,要有伏兵反而不好!”

  郭朴来得就不早。

  静夜无声无息来到,不时有野兽叫声震动大地。营火半熄半明时,悄悄的一队人往这边开拔。为首是个鹰鼻厉眼的中年人,前辽东王刘据面带戾气盯着孙王妃的营寨,冷笑在心中想,总算你要出来!

  新来的平东将军畏畏缩缩,得到几道训斥不能上前。刘据先是夸他聪明:“他初到此处不占地利和人和,他在等孙氏贱人着了急,和他通气!”

  这一天,果然等到了!

  孙王妃说得并没有错,她固然占据人和,还有一半人和是刘据占去。刘据身为辽东王十数年,有不少人只听他的。

  夏汉公在这里猛打,士兵歇宿在百姓家里就死不少人。关于京里出兵的事,自以为是平叛这师。这里百姓们向着刘据的,向着王妃孙氏的,都有不少认为这是夫妻之间的事情,与京中无关。

  夏汉公不要说多一倍的兵力不行,再多一倍,也是不行。

  见营寨就在眼前,刘据用力挥了一下手,月色下露出恶笑:“走!”他们为谨慎,先是火箭嗖嗖不断,箭一射到帐篷上,马上火起。

  烧了片刻,不见一个人出来。身后倒传来阴森森熟悉的女声:“刘据,你还是来了!”刘据急忙转身,见月色照苍穹,苍穹下一个高坡,一株粗大的古树伫立着,下面只有一个人。

  那个人银色战袍战甲,露出刚毅的眸子,手提一把青铜宝剑,刘据和她夫妻多年,知道这是一个古物。是孙氏代代相传下来的传家宝。

  “是王妃!不好,中了埋伏!”有人见到孙王妃,就惊恐万状!孙王妃没有上马,她站在树冠下,依树而立更为直挺,心痛地看着自己嫁了十数年的丈夫,一挥宝剑,孙王妃大声道:“诸人退后,饶过尔等叛逆之罪。这是我和刘据的私事,刘据,你上来!”

  幽幽宝剑发着寒光,刘据狡猾地左右一看,见只有孙王妃在,他用力带转马头:“兄弟们,我们走!”

  孙王妃呼哨一声,大树后走出她的座骑,纵身上马的孙王妃如见仇人,其实离仇人也不远。她心里闪过那一幕又一幕。

  贵妃送来的女子,实在是无可挑剔。现在为孙王妃所用,很是得心应手。只是刘据有叵测之心,当然也和贵妃不无嫌疑。

  那一晚刘据回来,命这两个女子献舞献酒以为王妃乐。孙王妃推杯而起,酒落地面溅起火花。刘据反出王府,从此夫妻反目。

  这一切,又和贵妃不无嫌疑。夏汉公到此,孙王妃先是推说伤心人不堪为战,再就无法出战,亲眼坐视夏汉公惨败,解了她一部分的气恼。

  不想郭朴只一封信入城,声明孙王妃再不发兵,他就命人天天到城外去喊,张贴告示,声明王妃草管人命,拿陷入贼手的百姓们与不顾。

  孙王妃咬牙跺脚,也只能出兵。天知道那陷入贼手的百姓们,有多少其实是拥护刘据的呢?

  前面马蹄奔得急,后面马蹄追得急,一排青山幽幽出现,刘据等人过去后,草丛中忽起伏兵,数百道钢箭乌光,直袭孙王妃等人!

  郭朴在另一处山上,他的身后静坐着他全部的五万大兵。这是在前几天就分成小队赶到这里,郭将军的一千人,是最后离开营寨的人。

  他自言自语:“是什么人与刘据勾结?”见孙王妃的人马纷纷落马,有嘶声传来:“平东将军,你这小儿!”

  孙王妃是追在前面的人,被人护到最后面,恨声对着苍穹大骂不止:“骗子,小儿!”就差叫着郭朴两个字来骂。

  月华缓缓升着,有几丝把郭朴面上的笑容照得清楚。他生得英俊笑得有如金童,夏汉公看在眼里不寒而栗。催他出兵的那一句话就此咽在喉中,上也上不得,下也下不去。

  “出兵!”郭朴轻轻挥挥手,对身后的将军们笑得一口白牙。

  按照来前吩咐,几队人马都下去后,郭朴只带五百人,悄无声息隐入夜幕中。绕过小山头,直奔幽幽青山深处而去。

  捷报八百里加急快马去京中,到的日子是十一月初。夜晚北风呼啸,内宅里不多,也有穿门击窗之声。

  凤鸾房里其乐融融,房里天天晚上坐满人。

  “多吃包子,笑一个给你包子,”二妹还是不喜欢弟弟,拿着一个蟹黄包子咬一口,余下的对弟弟亮一亮。

  郭世保笑得口水滴滴,在榻上对姐姐爬过去。凤鸾又要怪:“你咬过的给弟弟吃?”念姐儿不乐意,帮着二妹道:“不就是和他玩玩,母亲真是的,不让我们和他玩吗?”

  凤鸾不再说话,对女儿讨好的一笑,再对二妹小心看一眼,这神色越发的谨慎。郭夫人忍住笑,顾氏也在房中倒没看到。凤鸾小时候是掌中宝,凤鸾对外孙女儿好,顾氏很是习惯。不过她最喜欢的,也是多吃包子小子一个。

  两个大火盆隔开放着,外面飞雪飘到窗口就融化不见,只给房里增添几分湿气。郭老爷子虽然老态龙钟,自从曾孙子出来他精神就更好。

  并不是一直看着曾孙子,郭老爷子在和郭有银说话:“朴哥有捷报,街上小茶馆里都在说捷报。”郭有银杞人忧天:“不是又要起谣言吧?”

  周士元是他们谈话中,他每天出去坐小茶馆,大街小巷子里走,尖着耳朵只听这些消息,很有把握地道:“依我看不会,辽东是拖的有年头,朴哥去一回打赢了一仗,所以谈论得多,论理说,算是侥幸……。”

  顾氏马上横他一眼:“你才侥幸,你去试一回。”周士元马上认输:“好好好,我怕他年纪不大傲气上来,”

  “你又懂什么,在这里乱说话。”顾氏再给他一句,直到周士元闭上嘴。凤鸾窃笑一回,见郭世保爬到二妹身前,小手扒着她要吃的,二妹得意洋洋,高举着包子:“来拿啊,你够得着吗?”

  包子里的油从她小手上一路流下来,濡湿衣袖。

  念姐儿还没有发现,她才说过母亲只疼弟弟,这一会儿又来推二妹:“给他,快给他吧。”二妹嘻笑着:“不给,偏不给。”正逗得弟弟得意时,头上被母亲敲了一下,凤鸾薄怒站在她身前,抱起郭世保,郭世保对着她:“嘿嘿。”手一伸,又去拔母亲手上戒指。

  二妹乖乖让开,“呀”地一声才看到:“我的衣服!”她老实出来,不敢看母亲怒容。郭有银对凤鸾道:“不必说她,二妹从小儿就是如此。”

  “她可嫁给谁,我实在忧愁。”凤鸾取一块点心给郭世保,任由他把点心渣子抹在自己身上。见长辈们听到这话都看自己,先支开念姐儿:“去看二妹。”

  念姐儿鼓一鼓嘴,装出来人家本来就要走的样子出来。凤鸾在房里才叹气:“依着朴哥说以后不愁嫁,说他帐下有的是将军。可是我心里,实在不愿意让二妹再嫁将军。说一声走,又担心又害怕,世保算是生出来见到父亲,可是朴哥夜夜,难道不想他?”

  她有个主意一直不能说,对郭夫人先笑着找个援助:“母亲,几时再去看一回朴哥。”郭夫人在给郭世保做过年的小围领子,闻言道:“十一房里爷们上个月就对我说过一回,这一回我也得去,旧年里送念姐儿去见的人,都送出瘾来。这不在京里的,也殷勤地到京里来,对我说路上好山好水,听说你们还带着马坐船。这船得多大,我只坐过中等的船。”

  “母亲也去?”凤鸾喜欢得一直身子,带动郭世保呀呀几声,格格自己笑两声,把手里碎点心抹到凤鸾嘴里,凤鸾总是受宠若惊样子:“乖乖,真是好吃。”

  顾氏看得有趣,郭夫人只看一眼就低下头:“我说凤鸾,这儿子要摔打着带,你天天亲着,念姐儿对我说过两回,说这多吃包子,怎么总不睡觉?我说不是睡得挺多,她又怪他总睡着你要看着,还有二妹,一天告他一回状,看到你生这三个,我就觉出一个的好,你这三个简直就是捣蛋三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