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孙若微朱瞻基_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盟誓(3)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朱瞻基不知该如何劝慰,只得说道:“皇爷爷对她的父兄格外厚待,已经下旨给他们授予诰命,并特意召她的兄长来国治丧!”

若微不再说话,原来宫中所谓的宠爱与恩惠就是如此,死后荣封,优待家人。

眼中渐渐有了湿意,又想起一年前,她们初逢时的情形。

她走到墙边取下琵琶,瞻基知道,琵琶与琴,若微是随心境而选的,当她拿起琵琶的时候,信手弹出的大多是悲凉的曲子。

只是她抱着琵琶,一语不发,径直向屋外走去。

“若微,若微,天这么晚了,你要去哪里?”瞻基在身后轻唤,紫烟与湘汀也出来相阻,只是若微一个稍显凌厉的眼神即让她们全部噤声。

她稚嫩的小脸上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悲愤与坚定。

愤从何来?众人皆不得而知。瞻基挥手,示意湘汀与紫烟退下,自己在后面悄悄跟上。

跟着她走出静雅轩,跟着她走过太液池,又跟着她穿过九龙苑,最终,停在翊坤宫。

昔日热闹非常的宫殿如今十分冷清。

若微走过去,也不入内,只是坐在石阶上,怀抱琵琶,手指轻挑,曲音渐起。

那音调悲切缠绵,如泣如哭。

她一遍一遍弹着这首《霸王卸甲》。

天地间忽然只剩下了乐声和其中浓重的杀伐之意。

朱瞻基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西楚霸王穷途末路时柔美的虞姬依依不舍,最终泣血而去的悲壮场面。

曲子时而力拔山兮气势如虹,直听得人血脉愤张,而转瞬间又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真叫人肝肠寸断,不忍相闻。

朱瞻基忍不住低声吟诵:“深夜琵琶心底碎,剑光满目透姣容。突闻号角惊天起,一缕香魂恨重重。”

乾清宫内,未得成眠的永乐帝朱棣听着这穿越宫墙的琵琶曲,不由一阵心情激荡,连忙唤来马云。

马云揣测着上意,开口说道:“可是扰了陛下?奴才立即派人去看看,是什么人如此不知分寸?”

“什么人?还会有什么人?”朱棣心事重重,“去,远远地看着,莫要惊着她!”

“是,奴才遵旨!”马云匆匆退下。

马云偱着声音领了几个小太监,悄悄向这边走来,远远地看见坐在高高石阶上一个小女孩手弹琵琶,面上泪水四溢,而身边站的正是皇太孙朱瞻基。

马云默默叹息一声,便回去复命。

听到马云的步子近了,朱棣开口问道:“是那个丫头?”

马云面上略有惊色,点头回话:“正是孙若微!”

没有从天子脸上看出任何不悦,马云又补上一句:“在翊坤宫门口,皇太孙殿下也在一侧!”

“哦?”朱棣微微皱紧眉头,挥了挥手:“下去吧!”

“是!”马云一头雾水,应声退下。

朱棣靠在龙床上,闭目思量,这孩子终究是个有心人,只是这份心思在宫中却是不该存的。

此时此刻,谁也参不透天子心中在想些什么。朱棣闭目凝神,神色忽明忽暗。脑海中徐皇后与太子妃张妍的明黄色身影与若微那个娇小的倩影同时出现。他希望让她们的影子重叠在一起,但是却不能如愿。不知为何,若微如花蕾般的纯真笑颜总是与贤良大度的徐皇后和肃穆端庄的太子妃同时出现时,是那般格格不入。

是呀,是不一样,朱棣自言自语。

子夜时分,点点星空悬挂着一轮昏暗的新月,带着悲凉的残光,驾驭着徐徐秋风,映照着世间。

不知弹了多久,“砰”的一声,琴弦断了。

突然断了的琴弦从手指间划过,若微“咦”了一声。

朱瞻基立即上前拉着她的手,中指已然有点点血色涌出,瞻基放在口中含着,若微一把夺了过来,抱着琵琶夺路而行。

“若微姑娘!”

身后有人轻唤,若微与朱瞻基回头一看,竟然是曹尚宫。